第23章 命案中相遇
第23章 命案中相遇 (第1/2页)“相公,这衣服好看吗?是不是太短了,衣服裤子都很短,根本盖不住身子呀……”
香菱捧着手里的小包袱,疑惑的打量着岳凌。
方才她去试穿这些衣服的时候,试得是脸红心跳。在她心目中,这哪是衣服,简直是有伤风化。
软软糯糯的香菱,事事也只能应岳凌的心意。
憋了一路,她才犹豫着问了一句。
“不穿出门不就好了?”
香菱臊了个红脸,又垂下了头,不敢说话了。
本以为去裁缝店能满载而归的,可试着做了几件衣服之后,岳凌却发觉并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。
一些蕾丝边之类的装饰,又不好与店家描述,还是得找个精通女红的姑娘来,试着做一做。
不知道莺儿能不能做得来。
据岳凌所知,莺儿主要擅长的是打络子,编织一类的精巧物事,要说女红,可能也没那么突出。
“倒也不是什么大事,日后再说吧。”
两人携手同行,气氛虽有些尴尬,可到了沈家的宅院前,都是愣了愣。
入眼是门前打起了白幡,往来之人正操持着下葬的事宜。
“有人死了?”
岳凌上前询问后才得知,原来也不是算什么大事,并不是主人家的谁死了,只是院里的一个护院意外死了。
只是这护院与岳凌还有几分渊源,恰是昨日曾与他比试过的人。
香菱一脸担忧的望向岳凌,不知他入门会不会被人针对。
而岳凌是十分坦然,他下手有轻有重,若不是手下留情,当场就能将其了结了性命。
更何况,岳凌的身份未有暴露,也有柳湘莲的名声在,谁人会轻举妄动。
两人进门,便见得院内停了一口棺材。
昨日对岳凌颇有好感的护院头头上前道:“今早他们出去做生意,回来的时候路过河边,是他失足掉了进去,被水草缠住了头,在水底憋气而死,和柳兄弟没什么相干。”
“生死有命,也只能说他是个运气不好的,该有此劫。”
岳凌点点头,不置可否。
又见得场间多了一个僧尼,持着经文,在棺前超度。
认真看了两眼,确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,就是今早和香菱从山门外看见的那两位女尼其中之一。
见岳凌直眼看着女僧人,护院头领以为是岳凌见有女尼做法事以为稀奇,便与之介绍道:“这位是近来颇有名声的蟠香寺的师父,今日恰好游行至此处,便行善事,来做法事超度死者。”
“师父心怀大慈悲,自愿前来诵经,实在不是虚有名声。”
岳凌颔首不语。
女尼焚香、诵经,熟练的摇铃,敲起木鱼来。
岳凌立在其身后,轻声问道:“沈家主呢?”
护院头领答道:“家主以为晦气,便将事情都交由我处理,自己外出去做生意了。”
“做法事一般都是有个小师父打下手吧,一个师父单独做法事,倒是有些罕见。”
护院头领道:“柳兄弟行走江湖,见多识广,还真是这个道理,只不过那位小师父似是初次下山门,见了死人身体不适呢。”
岳凌又是点头。
来到女尼身旁,在香坛中,置了三根香,算是告慰死者,再认真的打量了遍女尼,目光渐渐落在了她只露出一截的纤纤手指上。
持着木鱼槌,有节奏的敲击着,但指尖依稀能分辨出有勒红的痕迹。
这直接触发了岳凌的职业病,想要开棺验尸。
只是他如今在此处的身份不适,便也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与香菱简单耳语几句,让她回去和内帏里的长辈晨昏定省,岳凌再与那护院问道:“沈家主的书房在何处?我去里面等着他回来,有些事想要商议。”
女尼的身子微微一颤,敲打木鱼的声音有了些许紊乱,只是这微不可查的变化,便让有心试探的岳凌尽收眼底。
岳凌的眼神又眯了眯,复又看向护院。
护院抬手请道:“好,柳兄弟随我来吧。”
……
沈家书房内,妙玉上下翻找着。
她此行为的就是沈家的账目,而当下正是最好的可乘之机。
沈家外院都在筹办死者的丧事,而沈家主本人又不在家中,这书房内外完全没有防备。
沈家与徐家往来亲密,这是妙玉在徐家就探知到的消息了。
只要在沈家的账目上,能查到些许猫腻,能指向徐家的作为,那就更能为之后的查案提供方向和证据。
沈家并不是暗中行事的秘密组织,而是摆在明面上的执行者,账目上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。
妙玉深以为然。
书房总共分了内外两间,外面便是不大不小的会客室,摆茶案和几方书柜,是日常待客之所。
内间则摆了大条案,文房四宝不缺,是处置事务之地。
案后还有一张小榻,床帏皆是卷起,为临时休憩之所。
妙玉径直来到内间,极有目的性的摸着各处抽屉,翻找着写有近来沈家账目的账本,然而却是了无所获。
做这等行窃之事,妙玉的内心再平静,此刻也是紧张的手心冒汗。
妙玉深吸了口气,扫视周遭,见得床榻上枕头似是隆起些高度。伸手一探,妙玉眉间一喜,果真摸到一本书册。
取出一观,上面未有扉页标识,等打开之后,恰恰是妙玉要找的账目。
妙玉心喜非常,正当要出门时,却听廊道里传来了交谈声。
是两个男子的声音。
妙玉心下大惊,“沈家家主这么快就回来了?不可能啊,当是才出去没多久,也就是刚到坊市上的模样。”
妙玉本是算准了时间,却不想出了这等意外。
“许是忘记了什么东西回来拿,我先将账目放回去吧。”
心中打定了主意,妙玉的动作也十分轻盈,蹑手蹑脚的将房内恢复原状,便下意识的躲进了床底,静等着外面安定下来。
“柳兄弟,家主他去了坊市收粮,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”
“收粮?沈家不是耕田大户吗?怎得不卖粮,还要收粮。”
“柳兄弟有所不知,沈家虽是耕田大户,但是如今也没田产呢,还得过上几个月。上一年的余粮,不少都卖去了杭州,这才让夏秋之交少了粮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