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章 四害之中取其轻
第412章 四害之中取其轻 (第2/2页)“苦一苦”吗?头断焉能再生乎?这不是苦一苦,乃是死一死啊!什么叫做
“以上将军之能”,七万大军全都归来也不一定就稳赢的局面,在楼昌的口中五万大军就似乎应该轻松搞定,可偏偏平原君还不好反驳。
驳了,那是对赵括这位上将军的不信任。可是,看着若有所思,甚至已经在稍稍颔首的赵王,平原君知道,自己必须立即反击。
“楼大夫可知,如今上将军恐已与胡人交战之中,如何是能说停就停、说回援便回援的。即便以上将军之能,也需军心民心也,若是我王王命一下,一旦影响前线将士军心,战事势必颓唐,引得大军崩盘,吾等皆悔之无及也。”不待楼昌反驳,平原君似乎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,随即堵住了他的话头。
“即便,上将军再度力挽狂澜,安全地将大军带回,解了邯郸之危,经此一战后,代郡整体崩碎,我军即便复土,再想彻底解决胡人之危,却非三五年可完成之事矣。代郡不靖,我大赵又何能专心对秦焉?”显然,电光火石间,这已经是平原君所能想到了最完美合理的说辞了,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了。
只是平原君的话语,在赵王听来却是有着另一番味道。
“三五年内无法解决代郡胡人的问题”,那岂不是说等赶走了燕军,赵括至少还要在代郡待上个三五年?
还有这等好事!原本并不太想再给赵括添上一笔救驾的功劳的赵王,此时却很是来了兴趣。
如果能让赵括离开中枢三五年,即便是给他个功劳又何妨?等他五年后从代郡归来,上党、河内两郡早已掌握到自己的手中,朝中更是不用说,到时候回来也只不过变成另一个廉颇而已,正好帮衬下羸弱的平原君一系,与楼昌和平阳君分庭抗礼。
如此,大赵才真正地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。或许,这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,但这绝对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。
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的赵王,不待自己这边的楼昌大夫继续出言,便一把截断了讨论。
赵王很清楚,他必须尽快造成既定的事实。
“诸卿之意,寡人皆已明了。”赵王扫视一圈,缓缓说道:“然,邯郸不容有失去,增援势在必行,所谓两害取其轻也,至于胡人,可再寻良机而灭之。”
“我王。”平原君还待再劝,却被赵王挥手阻止。
“无需多言,寡人决议已定。”赵王淡淡地看着平原君,语气之中尽是不容拒绝之意。
平原君无奈,只得退下。而楼昌和平阳君二人眼中则皆是惊喜,虽然不知道为何王上突然下定了决心,但显然这个结果也是他们想要的。
只是想要与想要之间还是有着不同。就如赵王最主要想要的是破败后的代郡拖住赵括的脚步,让赵括远离中枢,从而让自己掌握朝局;而平阳君所想的,则是再简单不过的绝对安全,至于楼昌,或许他想拖住的,却是整个赵国的脚步。
或许四人之中只有平原君是真正地在为赵国的将来、赵国的百姓考虑吧!
不论如何,各怀心思的众人,终究是让赵王下定了决心。将平原君逼退后,赵王随即又看向了平阳君和楼昌,命曰:“传令代郡上将军括,邯郸受燕军偷袭,危在旦夕,命其速率五万大军回援邯郸,余者两万大军可死守代城,以待王师归来。”
“是。”楼昌与平阳君自然是欣然领命。一旁的平原君张大了嘴,却不知要从何处说起。
甚至,平原君在想:自己说与不说,又有什么不同!只能希望上将军能够想出其他办法了......正当平原君偃旗息鼓之时,却不想是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。刚刚领命的楼昌突然出班问道:“禀我王,若是上将军执意不退兵,该如何处置乎?”此言一出,整个龙台宫都为之一静。
“楼昌,汝何意哉?!”平原君当即便怒斥道。楼昌没有答话,上首的赵王却是陷入了沉思,显然,楼昌的诛心之语提醒到了赵王:之所以自己不信任赵括,想方设法地要削弱赵括的力量,不就是因为他不够听话吗?
大军在外,若是赵括来个君命有所不受,事情可就麻烦了!可偏偏,赵括还真的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。
想及此处,赵王的眼神微微眯起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