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5章 哪有什么侵略,都是华夏的家务事
第305章 哪有什么侵略,都是华夏的家务事 (第1/2页)【而唐朝使臣就更厉害了,一人灭一国。】
【唐朝使臣王玄策,因外交被囚。】
【幸好,他趁着夜色冒险脱困,借了吐蕃八千骑兵之后,直接剿灭了囚他的天竺王。】
......
李世民闻言,惊愕之情溢于言表。
他难以想象,此人并未动用大唐的一兵一卒,便令一国覆灭!
如此勇猛的外交官,实乃大唐之奇才!
然而,当李世民冷静下来,细细品味这一连串事件时,突然觉得有一丝不对劲来。
王玄策之勇,固然令人钦佩,但其行事之鲁莽,却也不容忽视。
吐蕃在西域疯狂扩张,乃大唐之患。
不过大唐还有东突厥、高句丽等外敌环伺,所以对吐蕃是以守为主。
若是王玄策出使天竺,能成功和天竺谈妥,共同牵制吐蕃的发展,此乃上上策。
遗憾的是,王玄策的意外被俘,以及后续借兵吐蕃之举,似乎都偏离了这一初衷。
而吐蕃借王玄策骑兵,亦是别有深意。
看似王玄策一人灭一国,取得了胜利,实际上却是吐蕃人借王玄策之手,灭掉了他们潜在的敌人和心腹大患。
想必,这便是吐蕃愿意出兵相助的真正原因。
而若是王玄策攻下天竺之后,未能有效经营与控制这片土地,使其成为制衡吐蕃的力量,吐蕃将会趁机直接坐大,那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想到这里,李世民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锐利。
日后在选派使臣时,他必须更加慎重。
或许他不会选用王玄策这样的猛将。
虽说,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王玄策是在情势危急之下,才未经大唐的请示,自作主张向吐蕃借兵。
但是一个能轻易调动异国军队的使臣,还是会让他内心有些介怀。
而且吐蕃痛快借兵的前提,是王玄策的背后站着的是强大的且让人胆寒的大唐王朝。
然而,若每个使臣都效仿王玄策,仗着唐朝的威名在外借兵打仗,必将引发无数难以预料的麻烦。
虽然王玄策确实是事出有因,但始终是越权了。
所以,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王玄策掌握实权。
这样的人,其行事方式确实令他有些不满。
......
【使节人头前脚刚落地,我方后脚就杀到了门口。】
【所以才有“双方交战,不斩来使”这种说法。】
......
张骞看到这句话,感觉很是心酸。
他这个使节当的憋屈啊!
他是没有被斩,可是都是过的什么苦日子啊!
皇帝听说匈奴北面有个月氏国,与匈奴是仇敌。
于是派他出使,想要联合月氏国共抗匈奴。
他当年自长安启程,一出陇西,便碰上了许多匈奴人,他们一行一百多人尽数被俘。
这一困,就是十年!
后来他们终于寻得契机脱困,一路向西至大宛,途经康居,终于抵达月氏国。
然而,世事变迁,月氏已非往昔。
国王陨落,王后登基,月氏西迁大夏,两国合二为一,更名为大月氏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